中国游戏新闻网 > 新闻 > 国内 > > 远昊文化:让游戏IP从屏幕走向现实,走向新场景
2025-10-13 15:26

远昊文化:让游戏IP从屏幕走向现实,走向新场景

一个游戏角色火了,联名款铺天盖地,社交平台刷屏……可热度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当话题过去,粉丝散去,IP还能留下什么?

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:真正的IP生命力,不在一次热搜,而在于能否走进人们的真实生活。而线下,正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一环。

远昊文化深耕游戏IP线下化多年,从《宝可梦》卡牌赛到国漫主题展,从AI互动装置到城市市集,他们用实践证明:让游戏走出屏幕,不是简单“搬过来”,而是要“活过来”。

线下不是“打卡墙”,而是“新场景”

很多人做游戏IP线下活动,就是立个形象、拍张照、发个朋友圈。热闹一阵,然后归于沉寂。

但远昊的做法不同:他们把线下当作一个可参与、可持续的新场景来运营。在多个城市的商场中,他们策划《宝可梦》卡牌对战活动,设置标准对战区、新手教学角、限定卡包发售点。不只是展示IP,更是还原玩家社群的真实生态。

活动期间,不少家庭专程带孩子前来体验,部分场次日均参与人数超500人,相关话题自然登上本地热搜。这不是靠补贴换来的流量,而是兴趣驱动的真实聚集。

从“看热闹”到“玩进去”:体验设计是关键

游戏的魅力,在于“参与感”。一旦用户只能看、不能动,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。远昊擅长通过细节设计,让用户真正“进入”游戏世界。

在“BCC国漫庙会”中,他们将《原神》《代号鸢》《盗墓笔记》等IP与传统文化结合,设置非遗手作、角色扮演、主题游园等环节。

观众不只是游客,而是“入戏”的参与者。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期间,活动成为十一假期热门打卡地,公众号曝光量突破百万,多家媒体自发报道。更关键的是,许多观众反馈:“不是来逛街的,是来‘赴约’的。”

让IP“长住”下来:不止快闪,更要长效

很多品牌只把线下当作“快闪”或“宣传节点”,活动结束就撤场。但远昊文化更关注:如何让IP在线下持续产生价值?

他们打造模块化内容单元,如“AI邮局”“主题市集”“卡牌联赛”,可灵活植入不同商业空间。与中国邮政合作推出的“AI邮局”,已从最初的《樱桃小丸子》联名,迭代至《间谍过家家》等多个IP版本,覆盖上海、成都、北京等地。用户输入一句话,AI即可生成带有角色风格的明信片——既有情感价值,也有收藏意义。

这种轻量化、可复制的内容模式,让IP不必依赖大型展会,也能持续触达用户。

商业合作,从“贴标”走向“共创”

真正的IP合作,不该是简单的“授权+贴图”。远昊坚持与合作伙伴深度共创,确保内容调性一致、用户体验完整。

与好利来合作《间谍过家家》联名系列时,他们不仅设计包装,更提取“阿尼亚爱吃花生”的经典设定,定制专属口味与食用彩蛋,产品上线一个月售出超15万套,成为当年食品联名现象级案例之一。

这不是靠IP名气硬推,而是用内容讲好了一个“值得买”的故事。消费者买的不仅是甜点,更是对角色的情感认同。

他们,是游戏IP线下的“专业搭台者”

远昊文化不拥有IP,也不运营商场。但他们懂玩家心理,懂内容逻辑,也懂商业空间的运营需求。他们像一座桥,把游戏世界的规则、美学与情感,翻译成线下可感知的体验。

从主题策划到空间设计,从用户动线到传播配合,他们提供系统化的落地支持,让每一次IP亮相,不只是“热闹一下”,而是留下记忆、带动人流、形成口碑。

当游戏IP的热度不再只靠热搜维持,当玩家愿意为一场线下活动专程前往,当一个角色能在线下引发真实的情感共鸣——我们知道,它真的“活”了。

远昊文化不做短暂的喧嚣,他们专注于,让每一个热爱,都有地方落地。